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教育故事>详细内容

关注细节,因人制宜

发布时间:2016-05-27 17:01:00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中庸》中也曾记载“致广大而尽精微”。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而细节往往最易被人忽视。对一个人而言,行为举止是其内心世界的外化,思想感情的具像。如果班主任善于关注学生的细节,通过他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发现蛛丝马迹,就能找到适合他的教育契机。

说到关注细节、严格管理,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是不是放大学生的每一丝不足,对学生严厉地批评训斥,不留情面地教训责备,对学生的过失狠下重拳、杀鸡骇猴就是严格管理。如果把这些算作严格管理,我个人认为那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走上了一条偏狭、极端的教育之路,甚至有时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我就曾有这样的切身体会。

我班张威同学头脑灵活,学习轻松,成绩不错。据我观察及科任老师反映,他时常打瞌睡,严重睡眠不足。我感觉不太对劲,学习劳累的学生不会像他这样,成天精神萎靡,且深度睡眠。于是,我电话咨询他的家长,了解他的晚就寝情况。家长告诉我,每天晚上回到家,他就锁上房门,究竟做什么、什么时候睡觉不知道。我问家长:孩子有手机吗?他告诉我“有”,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什么。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悄悄观察他的课上及课间表现。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他在上网看小说。我让他认真地分析了自己的自控能力,上网的目的,对自己的影响等等。他表示再也不沉迷于网络小说了,手机交我保管。但没过多久,地理老师、英语老师相继又没收了他两部手机。我彻底火了,对他也失去了基本的信任。于是,我找来他家长,交换了他的情况,让他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住陪读。我以为这样,断了他独处的机会,也断了他经济来源,应该可以帮他戒除网瘾了。可是,接下来的演变让我焦头烂额。他家长根本管不了他,在外租住变成了一个人的世界,零花钱让他有了更多的花销的空间,而我对他的质疑和严肃又让他失去了好学生的优越感。于是,旷课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上课睡觉变成了他的常态,他彻彻底底堕落了。

张威的沉沦,我有推卸不了的责任。如果我能多一点耐心、多一点信任、多一点了解,也许他还是一个有志青年,他还会有美好的未来。在很多时候,事情的成败就取决于不为人知的细节。如果我在教育张威的过程中不一味的从严从重,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充分了解他的家庭和他的思想状态,将小事做细,那么我在做事的细节中也许还会找到机会,从而成功地完成对张威的改造。正因为我太迫不及待了,太想让他沿着我给他设计的轨道发展了,我忽略了他—作为当事人的具体感受。而且我简单地采用了“双边对话”的模式,把问题抛给了家长。结果引起了张威的排斥,使他对我永远地关上了心门。

我终于明白:严格管理不是没有依据的“瞎严”,也不是管理者主观随意的“乱严”。严格要建立在管理有序、教育有据的基础之上。在严格管理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尊重。其实在很多严格管理比较成功的范例中,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制度多么健全,也不是因为他们的管理文化有多好,而是作为管理者的班主任能够为学生着想,充分做好每一个细节调研,尊重并关心班上的每一名学生。

(陈碧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