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
工作已有15年,其中班主任工作13年,工作成效显著,深得各届学生喜爱。在教学、教育管理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我想撷取一件与大家分享。
1998年,我分配至白马中学。第一年做班主任,向老教师讨教经验,他们告诉我要对学生严格,要树立自己的威严。还列举了若干正面或反面的例子来佐证他们的观点。我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半学期下来,虽然本班文化成绩还可以,但总觉得班上的学生与自己很疏远,甚至有对立情绪。我很苦恼。
高一下学期6月份某天,我班王圣武同学午休课迟到,我提醒了他。第二天,他又迟到,我问他原因他始终不说,我想他有可能下河洗澡或者去上网等,我在教室门前再三讯问,他始终以沉默相对。我当时气愤不已,甩手给了他一巴掌。他的脸上顿时留下了五根手指印,而我也以为可以杀一儆百,彻底刹住午休课迟到的不良风气。
出乎我的意料,该同学接着迟到,甚至旷课了。我决定去家访。那天中午,当我骑着自行车一路探访到他家时,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王圣武家那低矮的草房前,他80多岁的奶奶拿着根竹竿做拐杖,站在田前指挥着圣武割麦子。圣武上身赤膊着,佝偻着腰,不停的割着。身上到处是麦叶拉出的红红的印痕。看到我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手足无措,木讷的站着。原来他父母离异,均已离家出走,多少年都没回来,圣武只能与奶奶相依为命。看着这一老一少,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到那一巴掌,觉得我的工作是多么的粗糙,我想弥补过失。
回到学校后,我坐在办公桌前沉思:我想发动学生去他家帮忙,让他早点结束农忙回到课堂;同时想发动学生捐款救济这祖孙两人,并按时去看望慰问他们;另外积极的联系新闻媒体,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当我把这些想法与其他老师商量时,他们都很诧异,提出了若干反对意见。比如学生去他家路上安全的问题,这个学生成绩不好将来有回报吗,我这是为了出风头等等。我的心凉了半截,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老师如此畏缩势利了。我们成天教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而我们自己却前行在名利交织的俗世之中。
我最终没有退缩,在班上与学生们谈了我的想法。学生们在短暂的惊愕之后,都显得很热情。星期六早晨,我与我们班的学生带着捐款,劳动工具,以及满腔的热忱奔赴王圣武的家。同学们劳动很积极,他家田里的麦子,屋前屋后的油菜,我们班学生一天之内全部收割完毕。当然我也没闲着,我去买菜做饭,给学生们当伙夫。我烧的菜并不好吃,同学们却吃得异常香甜,对我的手艺赞不绝口,至今都有学生让我再给他们做一次那样的饭。其实我知道,那是他们懂得只有付出了,你才会有收获的喜悦;也都明白了助人乃快乐之源。
经过此事以后,我们班的学生上进、和谐、团结、勤奋,文化成绩一直名列年级之首。王圣武同学也由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优秀的三好学生。我跟他交流了一次,“为什么老师多次问你迟到的原因你都不说”。他告诉我,一、自己成绩不好,说了老师也不会相信;二、总觉得家里穷,说了别人会瞧不起自己;三、自己只想再上半年学就不上了,打工养活自己的奶奶。
我似乎悟出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班主任工作很复杂,切不可简单粗暴,尤其对成绩差的学生不能抱有成见;要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金矿,需要你去认真的挖掘。
(李爱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