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师发展>教育故事>详细内容

因材施教,善用教学智慧

发布时间:2016-06-08 16:23:00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由于遗传、性格、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个性和行为上呈现出各自独有的特点: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有的活波可爱,有的少年老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善用教学智慧,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用爱浇灌,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作为一名刚跨出校门不久的研究生,教学经验严重不足,仍活在自己编织的象牙塔中,认为:地理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分量远不及语数外等大学科,所以只有通过丰富的学识、幽默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动人的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获得学生的青睐。做到这些还不够,只有发挥教师个人的魅力,让学生因为喜欢教师个人而喜欢地理课堂,尊重教师个人而尊重地理学科,让学生觉得少上一节课而怅然若失!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对待任何学生都非常的温婉委约。上课面带微笑,经常找些生动有趣的地理故事充实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偶尔有些调皮的学生上课喧哗,打瞌睡,我也是和颜悦色,笑眯眯地提醒。从课堂氛围来看,还是比较活跃融洽的。

印象中,高二理科班有两个男生小何(化名)和小姜(化名),同桌,起初两个人上课都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眼神中透露着对地理课堂的喜欢。某一次上课,小何和第一排的男生私下调动座位被我发现了。我问:“你们老师调座位了?”他答:“没有。但是在数学课上我们也换了!”我急声道:“因为数学老师没有说什么就觉得私自调动座位就是对的?换回去!”他极不情愿地照做了。从那之后,上课他都趴着,再有兴趣的话题他都漠不关心,即使提醒之后依旧故我。同桌小姜也渐渐和他一样,上课趴着甚至睡着。某一次,我关切的上前询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只见他涨红了脸。之后情况渐有好转。为什么同样的话对不同的学生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我总是微笑着提醒,甚至是打趣开玩笑,久而久之,我的课堂变了味道:打瞌睡的变多了,不认真听讲的变多了,只有在某些有趣的故事或图片讲解瞬间才抬起头,有事甚至唏嘘不已,很是没劲。是什么地方做错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转变?

【反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这样一个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它打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躯钻进锁孔,轻轻一转,只听得“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棍好奇的问:“为什么我用了那么大的劲也没有把锁打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呢?”钥匙说:“那是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不由得让我想到我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个性、爱好各异的并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我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孩子,怎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因此只有因材施教,善用教学机智,善于了解学生的个性,抓住其闪观点,并用爱心、耐心、关心浇灌学生的成长,才可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夏海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