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发《泰州市中小学集体备课要求(试行稿)》 和《泰州市中
泰教研[2013]67号
关于下发《泰州市中小学集体备课要求(试行稿)》
和《泰州市中小学集体备课考评细则(试行稿)》的通知
各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泰州医药高新区科教局,市直有关学校:
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推进教育转型升级”的文件(泰教发〔2013〕1号)精神,切实规范和有效优化学校集体备课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经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泰州市中小学集体备课要求(试行稿)》和《泰州市中小学集体备课考评细则(试行稿)》,现下发给你们,请加强宣传,迅速传达到学校和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全面落实各项规定,确保集体备课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质态的有力改善。
泰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2013年6月8日
附:
泰州市中小学集体备课要求
(试行稿)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一种重要的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为克服个人备课的不足,切实提高备课质量,赢得课堂教学的效益,特明确集体备课要求如下:
一、组织形式
以备课组为单位,实行主备课人初备和全员复备制度。
每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备课组由一位教师作为主备课人,在备课会上,就下一周授课内容和个人初备设想提出方案(一级材料),其他教师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二次复备并形成与自己所教班级学情相适应的具体实施的教、学案(二级材料)。
二、集体备课时间
由学校统一确定,每周安排两课时。
三、集体备课原则
坚持“一中心、两法、三统一、四定、五必须”。“一中心”是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两法”是指: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三统一”是指:统一教学进度、教学要求、课内外作业;“四定”是指:定时间、地点、内容、主备教师;“五必须”是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前形成教学文本预案;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形成的预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复备;所有教师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并形成小结。
四、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每学期开学前集体备课,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两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教务处。
2.每次集体备课,备课组任课教师轮流作为主备人进行主题发言并进行全员评议,集体备课的具体内容须包括:
(1)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课型定位,模式运用,教法、学法选择,有什么新颖的课堂教学创意。
(3)课堂上准备向学生提什么问题,课堂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4)如何进行合理的课堂应对、调控和生成?
(5)需要应用的资料有哪些?
(6)小学学段,与素质发展的对应点是什么?初、高中学段,与中、高考的接轨点是什么?
(7)重点训练点和训练对策如何?
(8)必须精选怎样的课内外习题让学生练习?
(9)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小结或概括?
(10)确立本节课最佳教、学方案并写下教学反思。
3.每次集体备课,备课组应由专人做好记录,记录必须全面、详实、无空话,具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集体备课时间、地点、备课科目、主持人、参加人员、主备课教师、备课内容;主备课教师陈述内容及形成的评议意见;集体讨论内容(每位老师的发言要点)及形成的修改意见;复备要求及形成的二次复备教、学案;上完课后的教学反思;学校蹲点领导或中心组长或教研员审核意见材料等。
五、加强集体备课的督导评估
(1)各备课组要全员参与,保证充分的集体备课时间,无故缺勤者按学校会议考勤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2)教务处安排专职人员检查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并做详实记录。教务处要加强对同备课组教师教学成绩偏差的监控,偏差超过合理限度,视为集体备课没有认真开展。每学期由教务处对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期末评选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师的依据。
(3)学校要通过听课、检查教案和作业、组织集体备课观摩以及举行集体备课有效化实践讲座等方式加强对集体备课的质态的引领和保障。
(试行稿)
(在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考核评价中加大权重,占50分,基础分50分,在此基础上扣分。)
序号 及项目 |
考核要求 |
扣分标准 |
扣分小计 |
扣分总计 |
1. 计划、总结 |
①未按时按要求制定学期集体备课活动计划 ②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学期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③未及时将计划、总结发放到每位组员手中 ④未获得学科指导专家鉴定合格结论 ⑤未按时上交 |
总计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
|
|
2. 宣传、组织 |
①强化集体备课的思想认识不统一 ②集体备课工作要求宣传不到位 ③组织组员开展集体备课号召力不强 ④备课组成员不入状态 ⑤所确定的中心发言人不尽职 |
总计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
|
|
3.形式、程序 |
①主备人初备和全员复备不健全 ②“初备→说课→集体研讨→反思提升→修正教、学案(课件)→其他教师二次备课→其他教师上课”的流程不齐全 ③主备人初备的一级材料不完整 ④修正教、学案(课件)的环节体现不明显 ⑤复备人的二级材料与一级材料无区分 |
总计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
|
|
4.内容、要领 |
①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不恰当 ②课型定位或模式运用或教法、学法选择不合适 ③课堂预拟提问无预案 ④课堂应对、调控和生成无对策 ⑤课堂应用的资料无储备 ⑥与考试的接轨点不明晰 ⑦重点训练点和训练对策不具体 ⑧选用的课内外习题不精当 ⑨小结或概括不突出 ⑩教、学方案和课件不优化 |
总计10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
|
|
5.制度、规定 |
①未制定校本化集体备课制度 ②集体备课的“一中心、两法、三统一、四定、五必须”原则不落实 ③旗帜鲜明抓质量的观念不深入 ④集体备课过程中对话生成不充分 ⑤集体备课后无反思 |
总计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
|
|
6.活动、 交流 |
①一学期未邀请一名专家或教研员参加一次集体备课 ②一学期未与特色学校或重点名校一起开展过一次有效集体备课研讨 ③一学年未向兄弟学校展示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④一学年未在校内举行过一次集体备课专题讲座 ⑤一学年未形成集体备课的校本经验并推介 |
总计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
|
|
7.网络、 资源 |
①从不利用网络实现网上集体备课 ②学校未建立网上集体备课资源库 ③备课组没有集体备课的序列化思考和安排 ④教、学案(课件)没有优化举措 ⑤校本化练习没有优化保障 |
总计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
|
|
8.出勤、考核 |
①未按照要求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②不能保证全员参与 ③有无故迟到、早退和缺席现象 ④没有对集体备课情况进行考核的规定 ⑤有规定但考核不正常 |
总计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
|
|
9. 梳理、 存档 |
①没有集体备课材料梳理机制 ②不能及时对公开课的课件、教案、导学案、校本化练习(作业)或教学反思等进行梳理 ③没有建立集体备课专项档案 ④不能及时将说课评分表、听课记载表、备课记录、集体备课记录等分类存档 ⑤不能形成三年一循环的集体备课系列化档案资料 |
总计5分,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 |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