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ag华体会 >详细内容

备课教案和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讨论稿)

发布时间:2017-05-23 10:2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备课教案和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讨论稿)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授课课时

 

课型

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研究性学习课、试卷讲评课等

教学目标

需包含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

语言简练、清晰

教学难点

语言简练、清晰

教法

能体现对学生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学情的教法

(需体现智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体现清晰的教学思路,重难点突破的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学生活动的设计等)

二次备课

一、开启智慧之门

一般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

 

一般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注:此环节,可以依据课型灵活选择一些方法进行组合。一般包括情境创设导入新课、课堂目标展示、复习导入、检查预习导入、学生预习问题导入、自主预习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等。

 

二、探究智慧之源

注: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在这一部分,教师要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我的课堂我做主”,就教师层面,要能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显示教师个人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我的课堂我做主”,就学生层面,学生要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要能体验到存在感和成就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获,有所悟。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导演来实现的。

教学方法一般包含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

讲授式,在高中教学中应加以重视,该讲的内容不能不讲。但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要重视思维过程的展示。

启发式教学一般可以使用问题链来设计,也可以通过新情境的剖析和解读来诱导学生等。一般可按自学发疑提问释疑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步骤进行或教师设计问题链,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的方式。

讨论法,采用分组或全班讨论形式,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程序上,基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二步,学生解决问题,通过思考、辩论、总结,求得真正的答案。课堂讨论有三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用于扩大和加深有关学科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系统的专题讨论;第二种是就某学科中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课堂讨论;第三种是日常教学中采用的带有研究性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优点是,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课堂讨论一般要求是:讨论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材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岐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结束时,教师作出总结,也可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在重视泰微课资源的适当运用。

 

一般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三、生成智慧之果(当堂训练、总结、归纳等)

注:这一环节,一般表现为课堂总结、归纳、当堂训练等。总结和归纳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课堂总结和归纳,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列表总结法、联络图总结法、示意图总结法、讨论总结法、提问总结法、练习总结法、联想总结法、回顾总结法等。要重视课堂总结,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般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

 

四、点燃智慧之炬

注:这一环节,不是简单的布置作业,而是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或归纳总结。一般可以体现为研究性学习的小课题的探讨、知识的自主串联、直击高考、自主编题等。对于这与环节,教师要能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和完善。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由于课件的普遍应用,弱化了课堂教学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学生也不能更不会进行课堂笔记的记载和整理。因此,提倡备课中要重视课堂板书的设计,注意引导学生记载课堂笔记。对于课件,注重实用性,在关键处使用,不要过于重视课件的完整性,可能碎片化的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和进行知识拓展的课件实际作用更大。

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