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ag华体会 >详细内容

《高中语文课堂智慧化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8-04-09 17:3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经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批准,我和杨艳老师共同主持了《高中语文课堂智慧化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特申请结题。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将课题研究情况向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一、课题基本概况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语文课堂教学面对的矛盾和困惑很多,后来我校承接国家课题《幸福教育与智慧课堂》向我们语文组提出了新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向市局提出开展“高中语文课堂知慧化教学研究”的申请,同年该申请被批准。课题组成员在教研室周仕龙主任的指导下、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切实展开相关工作,按序时进度稳步推行,目前进入结题阶段。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国外前沿教育教学理论的介绍和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突飞猛进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呈现百花齐放景象。许多优秀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教学模式。其中较为著名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张孝纯老师的“大语文教学”、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教学法”、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等。但是,这些理论的传播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的面貌。
    进入新世纪,当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学校秉承“适合与超越”的办学理念,鲜明的打出“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旗帜,谋求“智慧课堂”。给全校的教师提出的思考的问题,即学生向哪个方向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什么?怎样实现这种发展?
    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一是教学目标,即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到哪里去,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成为什么的人;二是教学内容,即教什么;三是教学形式,即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四是教学效果,即通过教学实现了什么。这四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就失去了方向,教学就成为没有意义的行为;没有科学的教学内容与有效的教学行为,是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若长期以滞后的、不适合我校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将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生命活力。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方面的品质?应该构建怎样的有效我校语文课堂教学范式?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在实践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智慧化范式,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的: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从而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的智慧,建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改变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方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突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研究,科学拟定教学计划,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采用教学手段。面向全体学生,有序互动,积极引导,有效调控,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动脑又动手”的学习习惯,构建充满活力的有效课堂,积极探索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转变;
    (4)反思、总结、改进,推进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构建合理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形成具有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语文组特色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信息的系统化采集和分析,构建新的课堂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题研究的重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重建课堂。重建课堂,意味着我们要按照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在语文教师智慧引领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会体现在教师的思维中,而且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中。

    四、课题研究方法和步骤
    研究的思路:本课题先在文献中寻找有关古今中外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及体现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研究理论与实践,再阐明语文课堂教育智慧的内涵,然后在理论与实践中,研究寻找运用教育智慧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语文课堂智慧化教学的评价机制。
    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2)调查研究法。调查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发现问题;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智慧化教学方面创造的成功的新经验、新方法;调查实施语文课堂智慧化教学后的学生个性状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3)行动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新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五、主要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课堂智慧化教学的内涵。智慧化的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就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智慧为重要目的,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追求智慧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创造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方式。
    2.语文课堂智慧化教学的特征。智慧化语文课堂应该具备四个特征:思悟性、独立性、启智性、生成性
    (1)思悟性。知识的个体性和情境性决定了知识来自于建构,过程甚至比结果重要,因为智慧往往生成在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智慧的课堂教学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理念。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师生均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思悟中,全心投入,思维活跃,人与人(包括师与生、生与生)、人与物、人与景互动,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 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2)独立性。语文课堂的独立性是学生在教学条件下主要是在班级中,源于自我目标、自我价值等的驱动,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受到激发与启示下,通过独立地分析并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回答问题的有效信息,运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对课文(作品)进行自主研究性的学习。
    (3)启智性。真正符合课标精神的智慧化语文课堂必须具备启迪智慧、发展智慧的特性。教师在课堂中是组织者,更是课堂信息的重组者,是启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深入文本、促进学生探究并产生独立见解的人,使之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整个课堂过程是不断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的过程。
    (4)生成性。智慧化的语文课堂不排除预设,但更强调生成,生成要与预设并重。因为只有注重生成,学生的智慧才能得到运用和发挥;同时也只有产生了有效的生成才证明学生的智慧运用有了效果。
    3.构建智慧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校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托;以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慧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以问题作为课堂发展的主要线索,以启发智慧来设计、组织教学的全部过程;真正地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丰富的情感洋溢我们的课堂。
    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化,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悬念,使之产生求知的渴望,而主动探究问题,达到开启心智、发展智慧的目的。课堂中,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用问题指引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推进课堂的进程,并且贯穿整个课堂。整个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也不是抛弃教师的引导,而是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
 
    智慧化教学实践流程图:

    4.引导确立了我校语文课堂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在智慧化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是“学”者与“思”者;是引导者与促进者。
    5.形成了我校语文课堂智慧化教学新评价。新评价追求课堂评价的发展性,鼓励课堂评价的多元性。
形成课题组内部课堂评价表:
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 语文课堂智慧化教学评价表  
课题   执教者   评课人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符合程度  
完全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2)可操作的程度        
学习条件 (3)学习环境的创设        
(4)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 (5)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6)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学生活动 (7)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8)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9)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课堂气氛 10)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        
(11)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        
教学效果 (12)目标达成度        
(13)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14)师生的精神状态        
学科特色 (1)创设语文学习情境        
(2)教师范读及学习示范        
(3)教学语言面貌        
其他          
评价等级 A B C D  
         
评语  
 
                 
课堂教学评价基本登记评定办法:
评价要点 评价等级
如果有7个或7个以上评价要点为“不符合”程度的 D级
如果有6个或6个以下评价要点为“不符合”程度的 C级
在没有任何评价要点为“不符合”程度的前提下 B级
如果有6个或6个以上评价要点为“基本符合”程度的
在没有任何评价要点为“不符合”程度的前提下 A级
如果有9个或9个以上评价要点为“完全符合”程度的
    (二)教师和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可喜成长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学生和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可喜成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成了一批课堂智慧化教学的典型课例,发表了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研文章,教师论文、课件等获奖颇多,课题研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1.课题组教师参加赛课获奖情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智慧化研究”的目的和核心是“有效益”。课题组成员以此标准,以智慧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提高教师技能为基点,努力构建效益课堂,使“课堂教育智慧”真正落实在实处。在语文课堂上,课题组成员,讲究教学的策略,用心打造精彩课堂,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成了课堂的主人,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化”、“ 民主化”、“情趣化”。“预习、质疑、合作”的有效教学模式,在课堂这块阵地生根、开花、结果。课题组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优异,姚顺老师 执教《我为什么而活着》获泰州市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杨艳老师的《怀念红狐》获泰州市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毛江峰老师 执教《寒风吹彻》获泰州市青优课二等奖;程国富老师执教《鸟啼》 获得市直学校一等奖;黄敏老师 执教《春意挂上了树梢》获市直学校一等奖;李爱民老师执教的《鸟啼》获得市直学校二等奖等。
    2.课题组教师论文发表、获奖情况
    课题组成员教研能力得到提高。理论的提升促进了每位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从学习语文课堂教学理论到课堂教学策略的实验,的确锻炼了每位课题研究成员,他们在教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教学,边教边研,走教学与科研相结之路,不但收到了优异的教学业绩,而且在有效教学研究上成果颇丰。
课题教师获奖论文一览表
姓  名 题  目 获奖单位 奖次
毛江峰 《点燃语文课堂教育的智慧》 江苏省教育学会
胡彩云 《智慧创设高中语文魅力课堂》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  艳 《智慧课堂应追求简约之美》 泰州市智慧课堂
陈碧清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
陈碧清 《生存,还是毁灭?——小说《品质》赏析》 泰州市教育学会
孙粉林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 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姚  顺 《让智慧成为语文课堂的固有元素》 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吉  奇 《“以生为本,回归源头”的作文教学》 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胡彩云 《让“情感的音符”灵动语文课堂》 省教育学会
孙粉林 《方寸之间 彰显智慧》 泰州市教育教研室
毛江峰 《叩问细节,实施阅读教学有效性引领》 省陶行知研究会
吉  奇 《作文中绽放思维之花》 江苏省教育学会
姚  顺 《课虽尽而意无穷》 泰州市教育教研室
课题组教师论文发表一览表
姓  名 题目 刊物 刊号
陈碧清 《智慧让我们如此幸福》 《语文教学之友》 ISSN1003-3963
陈碧清 《名师备课的“加减法”及启示》 《高中语文教学》 ISSN1005-6351
胡彩云 《创新模式,经营有效课堂》 《沿海教育》 ISSN1005-6351
胡彩云 《浅析“教学案一体化”》 《师者》 ISSN1674-067X
胡彩云 《语文文言文教学浅析》 《课外语文》 CN21-1479G
姜  涛 《因为爱》 《泰州教育》 ISBN 978-7-5499-0482-2
姜  涛 《闪亮命题,成就精彩作文——半命题作文填题指导》 《中学生优秀作文》 CN22-1338/G4
姜  涛 《论朱自清散文中的女性意象》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CN14-1274/G
李爱明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 《学周刊》 CN13-1379/G4
李爱明 《咱们打个赌》 《湖北教育》 CN42-1033/G4
李爱明 《对话 让语文课灵动起来》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ISSN1009-5241
李爱明 《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技巧点拨》 《语文天地》 ISSN1007-8665
毛江峰 《细节描写成就精彩》 《中学生优秀作文》 CN22-1338/G4
毛江峰 《因时制宜 因势利导——浅谈网络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师者》 ISSN1674-067X
毛江峰 《寓教于乐,以玩激趣——浅谈〈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 《语数外学习》 ISSN1005-6351
毛江峰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中学时代》 ISSN1003-8116
孙粉林 《含蓄蕴藉 生动形象——如何使文句富有表现力》 《高考进行时》 ISSN 1674-4772
孙粉林 《“秒杀”文言断句》 《考试指南报》 CN42-0094
孙粉林 《倡导自主理念 凸显主体地位——谈高中生作文教学》 《师者》 ISSN1674-067X
孙粉林 《高中作文语言出彩攻关技巧》 《江苏教师》 ISSN1992-7711
孙粉林 《注重分析 找准方法》 《高考进行时》 CN42-1784/G4
孙粉林 姚  顺 《研究规律 掌握方法--附加题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备考建议》 《中学课程辅导高三》 CN14-1307/G4
杨  艳 《不断反思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 《学习方法报》 CN14-0706/(F)
姚  顺 《放飞心灵,自由写作》 《中学生优秀作文》 CN22-1338/G8
姚  顺 《追求富有智慧的课堂》 《语文月刊》 CN44-1143/H
姚  顺 《方寸之间 彰显智慧--谈高考语文复习》 《新课程学习》 CN14-1353/O1
姚  顺 《点燃思维火花 激发创新灵感》 《教学论坛》 CN14-1307/G4
姚  顺 《找准规律 有的放矢——附加题文言文阅读备考建议》 《高考语数外》 ISSN1992-7711
姚  顺 《实用文本之传记阅读解题技巧》 《考试指南报》 CN42-0094
姚  顺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 《师者》 ISSN1674-067X
姚  顺 孙粉林 《明确考查方向 找准解题思路――附加题名著阅读备考建议》 《中学课程辅导高二》 CN14-1307/G4
           
    4.课题组教师技能竞赛获奖
    语文课堂智慧化教学更考验的是教师的自身基本素养及课堂组织能力,需要的是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学教技巧,因为在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时空里,不同个体的学生基于生命需要而产生的欲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情感欲,表现欲、求知欲、成就欲。这些植根于生命个体的各种需求,不是简单的量的叠加,而是在碰撞、会合、批判、认同、滋生、接受、提升、演化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发生着质变,这些质变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浓烈,智慧化的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形成适宜的教学情景。因而课题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并在市局的三项基本功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在2013年市直普通高中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专业素养”笔试考核中,课题成员黄敏、杨艳、姚顺、孙粉林、姜涛老师获得优秀等级;在2014年市直普通高中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专业技能”考核中,课题组成员孙粉林、黄敏老师获得优秀等级。
    5.课题研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为在更大范围内交流课题研究成果的效应,课题组每年结合学校安排展开了及“智慧课堂评比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市直学校交流课活动,这活动的举行有效的推广了课题组理念,也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信息,这些也表明我们研究总结的很多做法都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六、课题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本课题将告一段落,但本课题的研究远没有结束。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出来的教训,同样是本课题重要的成果之一。
    1.课题组对语文课堂智慧化教学的相关因素的认识还不充分。语文是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五四以来,百年演进,流派众多,理论更迭较快,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其习得的规律,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怎样学语文?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化?如何推进语文教学的高效运转?本课题研究的范畴虽然仅仅局限于高中语文,且是课堂教学,但关于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矛盾一个也无法回避。因此,研究的内容仍然偏多,面仍然偏大,对某些具体环节的深挖也不充分,如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课堂中预设和动态生成问题、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辅相成问题等等,因此,成果还不丰富。
    2.高度应试教育背景下,贯彻新课程理念,需要践行者的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尝试的步伐再迈开一点。相对于此,课题组显然还缩手缩脚,推进的策略和措施,整合、验证别人的理论偏多,原创观点并大胆付于实践的还相对偏少,一些看法还未经过时间的充分证明,正确与否还要进一步认证。但我们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以语文学科抱有深厚的热爱之心与探究之情,坚持不懈地在这块园地里继续辛勤耕耘,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深入。
 
(执笔人:毛江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