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ag华体会 >详细内容

如何构建智慧课堂

发布时间:2023-04-03 23:23:00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如何构建智慧课堂
 
  一.智慧与智慧课堂:
  1.什么是智慧? 
  “智慧课堂”,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一个过程。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它应该包括学生完善的人格成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要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要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
  2.智慧课堂的特性。
共性特征应有两点:
  (1)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探索获取知识。善用鼓励的话语、期待的目光、巧妙的疏导与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
  (2)能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应像磁铁一样吸引人人参与、个个思考,开启思维之门。
  其它还有:灵动性、创造性、愉悦性、高效性等。
  二.智慧课堂的构建(建模)
  围绕智慧课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来建构:
  1.创设情境(是什么)——开启智慧之门(发现问题)——导入
               ↓                 ↓                  ↓
  2.互动对话(为什么)——探究智慧之源(分析问题)——分析
               ↓                 ↓                  ↓
  3.总结巩固(怎么办)——生成智慧之果(解决问题)——训练
               ↓                 ↓                  ↓
  4.尝试创新(怎么样)——点燃智慧之炬(发展问题)——拓展
  课堂教学范例:
  ①创设情景。
  新课开始,用几句贴切而精炼的引语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诱发思维,强化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引导争辩。
  争辩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汇,思想驰聘四海,翱翔蓝天,学生的灵性、个性飞扬,争辩的过程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③激疑质疑。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④凸现探究。
  知识的个体性和情境性决定了知识来自于建构,过程甚至比结果重要,因为智慧往往生成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智慧的课堂教学应该渗透科学 探究的理念。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现象,感悟真情实感,开启思维之门。
  ⑤走向生活。
  知识本身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之中。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⑥唤醒智慧。
  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三、智慧课堂的评价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1.终极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2.生成性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3.合作性与开放性评价相结合
  4.多元性与统一性评价相结合
  5.普遍性与特殊性评价相结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