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平安校园>安全教育>详细内容

倡导绿色环保 践行垃圾分类

发布时间:2023-04-02 23:44:00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倡导绿色环保,践行垃圾分类”。
优美舒适的环境,能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也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可是,人们在享受自然的恩惠时,却常常忘记了保护,以至于有一段时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以,我们要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文明习惯;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简易、大容量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生活用品,减少废弃物;自觉选购和使用再生材料制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学习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自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生活中,我们不停地制造垃圾,而垃圾处置的传统方式是填埋和焚烧,这样的处置会严重污染大气、污染水体、造成生物性污染、侵占大量土地,垃圾堆积发酵还会产生甲烷导致爆炸。这些正在严重侵蚀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为此,国家提出垃圾分类的解决办法。
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优化垃圾处置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其实,“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是地球上惟一一种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现有垃圾成分中,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对生活垃圾进行准确分类: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四类。
可回收物就是再生资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五类,需投放到蓝色垃圾桶内。可回收物投放时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废纸尽量平整,立体包装物清空、清洁后压扁投放,玻璃制品轻拿轻放、有尖锐边角的包裹后再投放。
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细小的骨头、动物内脏、茶叶渣、果壳瓜皮、植物的残枝落叶、枯萎的花朵、废弃食用油等生活垃圾,需投放到绿色垃圾桶内。投放前需沥干水分,不混入塑料袋、保鲜膜等食品外包装;而牛奶等流质食物垃圾直接倒入下水道。
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等,需投放到红色垃圾桶内。投放时要保证器物完整,避免二次污染,易破损的、过期药品带包装轻放,易挥发的、有残留的密闭后投放。
其他垃圾指的是除以上3类的生活垃圾,包括了餐巾纸、卫生间用纸、拖把、抹布、毛发、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需要投入灰色垃圾桶内。而废旧家具、家电和建筑垃圾等需在指定地点单独堆放。
老师们,同学们!垃圾分类其实是在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通过垃圾分类,可以更好的回收利用资源,让资源能够循环使用。我们学校虽然已经配置了垃圾分类箱,但还没有真正实现垃圾分类,为此,我向同学们建议:
1.在学校自备垃圾袋,养成不随手乱扔垃圾,放学后将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2.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践行者,发挥榜样力量,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3.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水和关灯,杜绝“长漏水”“长明灯”“人去灯还亮”的现象,课间操、体育课、活动课、中午放学等时间段,教室电灯要关闭。
4.减少使用餐巾纸、纸杯、塑料袋等一次性生活用品,尽可能地节约资源。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绿色环保,践行垃圾分类,为建设美丽校园、美好家乡、美丽中国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