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发展>心灵驿站>详细内容

2017年春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02-16 09:55:00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发挥其在班级心理工作中的作用。

4.认真细致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具体工作

1.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每周二到周五中心有咨询老师值班,值班期间,咨询室正常开放。具体安排见下表。

2.加强心理班会活动课

本学期针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育竞赛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各班根据三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3、开展心理讲座

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充分发挥讲座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优势,积极组织校园心理讲座活动。

4、培训班级心理委员

班级心理委员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学,促进班级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心理咨询室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不定期的心理培训,使他们能胜任本职工作。

5、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6、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心理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7、加强心理咨询室硬件建设和正常应用

四、每月重点工作

二月份: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问卷调查各年级学生心理状况。

3、班级心理委员培训。

三月份:

1、高二学测前学生心理疏导。

2、正常开展心灵成长中心各项活动。

3、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四月份:

1、高一心理健康讲座

2、高三心理健康辅导

五月份:

1、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2、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竞赛活动。

六月份:

1、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2、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3、各类资料整理、归档。

 

 

 

 

 

 

教师值班表:

时间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值班人员

赵礼静

曹德红

殷华新

李佳

杨菊红

黄卫红

蒋政

李佳

 

班级活动时间表:

时间

周二活动课

周三

周四活动课

周五活动课

班级

高一双周1 2 3 5

   4 6 7 8

大课间

高一5 6 7 8

高一1 2 3 4

高二双周1 2 3 5

  4 6 7 8

高二4 5 6 8

高二1 2 3 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