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行动/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假期即将结束,校园生活即将重新启动,想起马上就要上学了,同学们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或感到者焦虑不安。面对假后返校,我们如何调节心理,更好地迎接学习生活呢?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返校心理调适指南,请查收!

假期里有更多的机会与手机相依相伴,突然需要放下手机,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一件易事。开学在即,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降低对手机的依赖。
1. 物理隔离。将手机调成静音,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或干脆交给他人保管,以减少干扰。
2. 循序渐进地“断”。给自己几天的时间,以小步子循序渐进的方式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3. 等待十分钟。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经过一定时间的等待之后,能降低对事物的渴望程度。当我们须要学习但又放不下手机时,不妨告诉自己先学习十分钟,十分钟之后再玩。也许,十分钟之后你已投入在学习之中了。
4. 积极替代。每当想玩手机的时候,就去做另外的比较愉快的事情,比如打球、画画、散步,或者约同学出门聊天,既可以增进同学感情,又可以放下对手机的依赖。
从暑假的慢生活进入开学的快生活,同学们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例如面对未完成的暑期作业,可能会产生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对于情绪波动,允许其存在,尝试接纳。同时积极调节,可尝试用SWTC方法进行调节。
STOP“停”——停止负面思考;
WRITE“写”——写出情绪和困扰;
THINK“思”——思考积极的事情;
CHANGE“换”——转移注意。
运动有助于强健身心、调节情绪,令人心情舒畅。每日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记忆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愉悦体验,增强人际自信,强化身体联接,获得自我效能感。运动充分,心自静。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开学在即,家长们帮助孩子稳定身心状态,更好地适应开学。但其中也有一些误区需要家长朋友们避免。
一、强制
假期中,孩子各方面都处于松弛状态,如果突然承载过多压力,强行遏制孩子的一切娱乐活动,易导致青春期的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
二、严厉责骂
孩子在心理调节和情绪控制能力上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孩子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开学,若家长一味地严厉责骂,只会激化矛盾。
三、断崖式收心
孩子喜欢的游戏、动漫、漫画和小说……为了孩子能够适应开学,一些家长习惯“一刀切”地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收起来,甚至将其作为学习的障碍都扔掉,这样的行为容易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受到剥夺,反而容易激化亲子矛盾。收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们不急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作息逐渐调整、娱乐活动逐步减少、规则意识应逐渐培养,一步一步来,让孩子慢慢适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