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差异,走班走教,办适合的教育
走进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的校园,迎面而来的是一尊高大的不锈钢雕塑,雕塑的底座上有五个红色大字:“适合与超越”,不远处的教学楼上刻有标语:“构建智慧课堂,促进幸福教育,坚持特色发展”,而在教学楼与雕塑之间,则有一巨石横卧路侧,上镌四个红色大字:“点燃智慧”。这三个遥相呼应的校园景观,正是我校 “适合与超越”的办学理念的最好注释。
教育的核心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功的喜悦,都能得到发展,而每一个学生又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是千差万别的,适合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欲望,从而完成自我超越。为了更好地践行“适合与超越”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泰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素质教育“5+2”工程的意见》为指导,在高一年级率先试点“行政班+走班”分层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首先,必修课程试点完全开放的走班分层教学模式。
必修课程的分层教学设A、B二个层次,A层次成绩较好,B层次成绩中等,给予学生选择权。在分层教学要求上我们做到“五分”:一是设计分层;二是教学分层;三是作业分层;四是辅导分层;五是评价分层。通过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同时,通过不同的教、考、辅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成适合并且能超越他自己的目标。
其次,多元发展,多轮驱动,为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特色类走班分层教学。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已经形成以日语国际班为龙头,以体艺特长班为重点,以传媒班、韩语班为补充的多个特色类班级,为学有所需的特长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成长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依托社团,面向全体,积极开发开设素质拓展类课程。
学校整合现有资源,组织有特长的老师积极开发开设素质拓展课程。目前,我校由团委牵头,指导老师指导,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生社有23个,涵盖学科拓展、艺术修养、社会公益、体育健康四大领域,包括文学、数学、英语、理化生、话剧、书法、摄影、心理、素描、速写、声乐和器乐、视唱、乐理、编导、播音主持、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民族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足球、篮球、机器人制作等素质拓展课程。这些社团利用每周日下午,在各功能教室、活动场所开展活动。这类课程既开拓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为了给走班分层教学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学校在试点探索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名师走教”活动,形成校际之间、年级之间、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良好格局,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罗列需求清单。根据校情和学情,充分考虑师生需要,由各学科罗列出本学科的“名师走教”需求清单,学校汇总后做出统一布署和安排。
其次,走教形式丰富。一是邀请校外名师。我们根据实际需求,邀请校外名师来校与我校老师开展同课异构,开设专题讲座,参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带来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宝贵财富。
二是校内名师走教,我们鼓励这不同年级之间、不同班级之间的骨干教师交叉走教,这样,就盘活了校内名师资源,让全体学生都受益。
三是我校名师送教。经过多年积累和沉淀,我们学校也成长起一批在各自领域有专长有影响的名师,学校也鼓励这部分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走教,加强联盟校之间的合作,在开放中实现了共同成长的目标。
在教育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人民对优质教育有更多期盼的今天,需要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深刻改革。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自主权,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发展平台,成为学校发展的研究重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